前言
學生告訴我 , 他請他的朋友彈他的蕭邦圓舞曲 , 雖然他朋友學生非常多年 , 但畢竟 會教學生用呼節法練琴的是少數啊 !! 大部分的人 , 即使學琴很多人 , 只是 " 感覺 " 懂拍子 , 我這裡的懂 , 跟你樂理會不會考一百分是兩碼子事喔 !
指的是看譜的思維!
學生說: 我觀察我的朋友在彈時 , 會不會注意到一個細節 ( 其實還滿粗的 不是細節 ) , 結果我朋友真的看不到ㄟ.......
那是因為 大多的人彈琴看的是 : 一整個區塊 ...... (覺得自己有看 ! 只是大概看 這樣的差異)
工具
對於我來說 呼節法像是一個工具 , 讓你可以快速地進入 樂譜的世界裡 , 手的能力 當然還需要時日來提升
我會觀察 來學琴第一個月的學生 , 曲子一定是簡單程度 (但也是徹爾尼啦) , 願不願意用呼節法練琴 , 這就是我說的 " 腦力 " 與 " 勞力 " 的差異 , 我發現有學生 練琴時間算多的 , 但會覺得呼節法難且辛苦 , 不如 "直接練起來吧" , 這就是 "勞力 "
我在前幾個月還願意苦口婆心一下 , 我說 ; 我不是為了教你這首曲子喔 ! 徹爾尼 只是打底 , 難道你想彈徹爾尼給別人聽?? 說穿了 我是透過這教材 教你數拍子(呼節法)練琴 , 你現在可以用"勞力" 是因為這些曲子真的還不難 !! 但是 我下個月 就會進長曲子了呢 ( 小孩至少學個兩三年程度的曲子 , 但大家不要迷失 學琴多久這件事情 , 以前小孩沒學呼節法 , 學琴四年 , 彈這樣的曲子一樣給我彈半年以上 , 還很爛 )
那就是 靠勞力不行了!! 更何況 小孩根本也沒付出勞力(時間) , 沒付出勞力 就不要跟我講進度了 ....... 手是你的 ! 又不是我的 , 你不練 , 我再聰明 也不會把你教成天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