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
每次聽交響樂 或 管弦樂團演出 我都不知道 指揮要幹嘛
就如 今天指揮老師說 : 每次看 交通指揮 也不知道 交通警察 指揮交通要幹嘛 , 大家不都會看紅綠燈嗎 ?
我選修了 指揮課程 , 是因為三點
研究 :
上大師班時 , 一位教授指導一位學生說 : 如果你不理解這首曲子 你可以自己指揮看看
那麼 前提是 你要會 指揮吧 ? 另外 為何 指揮後 就可以理解曲子呢 ! 這點很吸引我
欣賞
上指揮的教授 非常專業 , 大家狂推 他的課 非常 有料
累積方法
現在我做任何事情 都在收集更有利的方法 , 方法 有時不是來自於 彈奏鋼琴本身 , 是其他知識
讀懂
今天 老師 只是 說明 幾種拍型 如何指揮 , 接著 讓我們 跟著 音樂 (2拍 3拍 4拍) 指揮
可能是因為 我自從練琴用了呼節法後 , 思維全被改變 , 呼節法 是我深入讀懂樂譜的 利器 , 讀懂 的前提 其實是 : 專注
以前 我看譜例聽譜 常會跟丟 , 那就是 會恍神 音樂也不等你 , 但自從練了呼節法 發現看譜跟譜的思維 變成 一拍拍的 , 除了聽見旋律 , 更可以聽見 一組組的拍子 , 就像是指標一樣
而今天 練習指揮時 (以前都覺得 指揮到底有甚麼用),我竟然在過程中 很清楚的 知道 "每個拍點" , 而在每個拍子上 竟然 聽得見所有微妙的變化 .......... ( 思維變成 看見了 一小節 一小節)
我跟有些同學不一樣 !有些人有帶合唱團 有些人帶弦樂,我純粹 想幫助我自己 讀懂 樂譜 , 深入看見更多東西
酸
但是.........一首曲子指下來 跟打完網球一樣 酸~~
今天老師說了 : 不要指到亂掉 , 最好的方法 先想想每一拍 是哪個動作 , 往哪裡去 ........
老師說 : 學習知識 有很多好處
他說有天跟一位老師去聽 音樂會 , 這位老師說 : 怎麼還沒完........
老師說 : 當你 聽見 馬勒 ...... 交響樂 ........ 你就要有概念 會座很久啊 ! 所以 要離開 要快點離開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