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琴的目地
霖說 : 我不想總是彈琴自己知道呼嚕嚕 ,別人卻鼓掌說很好 ,想要彈的 不呼嚕嚕
這真是 一個非常 有自覺的事情啊
因為這是我的感受 , 不管我接到 學琴幾年 , 甚至我以前教過幾個 , 都在別的老師手上 , 每天練三小時 , 背後有虎媽 , 老師說"有天分" , 不然就是愛比賽 ............. 他們一出手 , 我就是覺得" 呼嚕嚕 " , 常不理解 , 為何這樣可以叫做有天分 ( 可見我真的很不愛說無謂的好聽話)
現在當我收到 已經學過幾年琴 , 或是我自己的學生 , 有時他們一出手
我會說 : 我不會說 不好 , 因為 大家也都彈成這樣子 ; 但是如果是我的話 我會覺得 那就是 沒組織
所以 要如何改變彈琴的本質呢 ? 學會組織
老鼠圈
我常覺得 學琴 只學 換曲子 , 就是 老鼠賽跑
我以前玩過一個 "現金流"的遊戲 , 窮人與富人的思維 , 要想辦法 跳脫老鼠圈 , 指的是 創造 "不工作 也能產生現金流 " , 而非做一天才有一天的薪水 , 那就是老鼠圈 , 拼命地跑
但大家想想 富人多 ? 還是窮人多 ? 在遊戲中 , 只有作對選擇 才能挑脫老鼠圈
學琴也是一樣的道理 , 我常看見很多認真的學生 , 只是 認真的 老鼠圈代表 , 不能容許 自己進度慢 , 一直壓榨自己往後 , 但事實上 沒有給予自己時間 把一段段成熟 , 就陷入其中的死胡同 , 怎麼也跑不出來 , 只能說 "棄權"
好聽
我在霖身上 看見很奇妙的事情 , 即使我自己做得比他還要多 , 但看自己是不夠明顯的
他這半年在我這完成的曲子不多 , (但比起其他人算多了喔 哈哈哈) , 不長倒是真的 , 從哈農開始 , 從徹爾尼開始 , 其實只練一件事情 "打破思維 重組" , 進入了巴哈 , 是他喜歡的曲子 , (不是每個人非彈不可) , 我覺得只是在 曲子中 執行 , 你需要學會的核心 , 透過曲子完成 一件大事 , 比較可以明確地看出 結果
他的巴哈 會讓我說出好聽 , 我這個人說不出太華麗的詞彙 ........ 好聽就是好聽 , 還要甚麼詞彙 , 有天我看大長今 , 尚宮問大家某個糕點中有甚麼食材 , 長今 說"有柿子的味道" , 尚宮說:你為何說有柿子的味道呢? 長今說 : 你問我為何有柿子的味道 , 我就是因為吃到柿子的味道才這樣說的啊
如果不好聽 , 我就不會說好聽 , 我得講一番話 告訴你 , 你得建立甚麼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