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單
一直以來我算是 業界 奇怪的老師 , 我常說 :同業可能不太喜歡我 (搞得好像我不想跟同業相處)
其實不是 !是因為我腦袋想的跟大部分同業(長期在音樂班開始 的人不一樣)
我認為 只用 音樂本身的角度看教學 很狹隘 ~ 現在這個時代 應該要 跨領域的 撞擊 產生 新產物
但我還是熱於跟同業友好 ~
我跟朋友說 : 我常說 我不喜歡比賽 與檢定 , 過去就有原交好 但喜歡檢定的老師 疏遠我了
其實 同業 都可以選擇 自己擅長的與想發展的 , 不做相同的選擇 依然可以成為朋友 ( 但我沒辦法 管別人內心的狹隘 )
特別有個感觸 讓我覺得 數十年來的音樂教學 一定要改變:
我只要收到 小時候 學琴 10年以上的 他們有幾個一樣的狀況
手也許很靈活
視奏快 練起一首曲子也算快
但手指是軟的 ( 並非他們老師教得不好 , 而是想要有 堅定 鋼鐵般的指節 真的需要 持續鍛鍊
其實沒有運音的技術 , 也沒有獨立思考設定運音的能力 (都是老師畫的啊 ! 就是因為如此 , 其實手也沒學會與到位)
當我想重視這些 教學進度得變得很慢 ~ 所以我才說 找到對的學生很重要 , 很多人都很想要 "這些能力" 但承受不起 ( 多停一點時間 反覆打破重來 , 就想放棄鋼琴課了 )
慢慢地我改變了 , 把我自己教學 濃縮至 想成為 "兩年老師" , 我認為 有效的架構
練琴模組
分析模組 :累積需要的樂理知識 (才有分析的籌碼 )
執行模組
為何 我用模組這名詞 ~
因為 站在巨人肩膀上 學習是最快的 , 省去你瞎子摸象 , 把 模組 先模仿學起來 , 在內化 接著在音樂上改變與長出自己的模組
加上 學習本來就不是天馬行空 , 有了模組 , 老師跟學生比較好 對話 與 檢視
我想在這兩年 教 過去鋼琴課老師們 都不會再 初學 就重視的 , 而我 所教的 , 很多人學琴10年也沒學過 ~ 所以兩年老師 不是輕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