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新要素
未雨綢繆
這是我一直說的 : 你的保險
最近這半年來 , 很多人問我保險 , 但是 當聽見我說 "重大傷病險" 與 "重大疾病險"很重要, 卻依然會對我說 : 你怎麼會把錢專攻 這個呢?? (意思是 又不一定會罹癌)
我不是 專攻"罹癌" 的保險 , 而是 重視 "重大疾病"的保險
而 癌症 是重大疾病中 不分老小男女 最容易中獎的
醫療險固然重要 , 但是很多疾病 真的 就是 只花一兩萬元 , 說真的 保險的功能 不是 保小 是保大 ~~
買保險的功能是 : 重大疾病機率也許不算高 (但我真的覺得癌症 人人都不低) 但一旦遇到 可能你的工作與生活都會產生動盪
說破了嘴, 不想聽我的人依然是不想聽 ~~ 我是沒差的
我只知道 我自己是一個領了高額保險金的人 , 人 其實 沒那麼強大 , 就是一個現實人生 , 錢 就是安你的魂的 ~~ 至於別人要如何 , 我就不想管了
我又不賣保險 , 也沒有那麼的大愛 ~ 只管我自己與我的家人 , 分享只是想要傳遞這個觀念而已
醫緣
這是我這篇的重點
抗戰第一步 : 找到 有溫度 有熱情的醫生 (這是一種人格特質 是天生的) , 醫術是後天培養的
我的小舅 在我之後 在新竹馬偕檢查出 脖子有腫塊 ( 應該說是有腫塊才去看醫生) , 但醫生說 : 沒關係 追蹤就好
自從我自己生病後 , 我對這些事情一直很敏銳 , 我說 : 不要追蹤 一定要確診 再來談追蹤
確診了 醫生原本說的 "可能是良性的 追蹤就好" 其實背後是 淋巴癌
我推薦他去找 林口長庚廖醫生 , 當初我初步確診 , 表哥推薦了我姑丈的醫生(兇惡的口腔癌 至今活得好好的) , 我都叫廖醫生 廖大刀 , (就是一個開大刀的醫生)
廖醫生不看甲狀腺癌 , 但當我見到他第一眼 他就是我所謂的 " 醫術強大之外 難得有溫度有熱情的醫生"
我的第一關 就拿了張 Ace 好牌 , 他幫我轉介台大醫生的醫生 (是因為我地緣關係)
如果 廖大刀醫生 也開甲狀腺 不管車程麻煩 我也一定選 廖醫生
這是我這篇這二個重點 : 請以活命為第一考量 ,不要覺得有車程距離很麻煩
回到我小舅的問題 , 廖醫生 不看淋巴癌 ( 雖然一樣是出現在 頭頸腫瘤 , 但淋巴癌 是屬於血液問題 要看 血液腫瘤科)
今天舅媽告訴我 真的很後悔 , 因為 當初 廖大刀醫生也說 : 如果想在林口長庚 , 願意轉介紹醫生 , 但如果車程有距離(小舅住在新竹) 也可回新竹馬偕
舅媽舅舅們覺得 : 新竹馬偕方便
可是 遇到的醫生 只看數據說話(雖然醫生都是如此) , 但柯文哲寫的一本書中提到 : 溫度與感度 , 有時 真的病危了 但醫生說話需要有溫度 , 因為過程中 也得治療家屬的心
舅舅算是初期 , 化療也算是良好 , 卻因為 感染 病情直轉直下 , 迅雷不及掩耳
我身邊也聽過很多 病危 更險惡的 被醫生宣告 只剩數月 , 依然活到現在 , 我認為 除了說 命數以外 在科學方面 醫生 很重要
小舅 一開始醫緣就不好 , 沒有選擇廖大刀醫生推薦的醫生 後 醫緣依然不好
推介醫生
有時 一位醫生無法幫你治療 也許不同科
但是 當他是熱情的醫生 一定會推介 相同屬性的醫生 ~ 就像我的 台大醫生就是如此 , 他的團隊強動作快 (常看醫生跑來跑去 ) , 可是 他會聽你說話 , 總是笑咪咪的 , 子弟兵也沒有倆光的
因為他是 廖大刀醫生 推薦的 ~~
接著 我的台大醫生 幫我找的 追蹤的內科醫生 , 即使話不多 , 但是 就是謹慎型的博士女醫生 , 看數據說話型但很溫和
樂天 與 謹慎
舅舅跟我一樣樂天
但是 在他身上 讓我學會了 面對癌 要提起萬分精神 要謹慎 在謹慎
也許因為 沒那麼的不舒服 所以疏忽了
在 化療很好的情況下 在進入 第三第四次 明顯體力不好 , 當出現不舒服 卻沒有馬上回診 覺得 "我休息一下就好"
併發症有時遠比 癌 本身 還要要人命
舅舅在 確診不到半年 就 跟菩薩走了 ~~ 家屬沒有 準備時間 , 因為 我們都知道 淋巴癌 真的很好治癒 , 更何況是初期
雖然我一直告訴大家 : 癌 不可怕
但是我做了很多的準備 ( 雖然前陣子 回碩士班上課 耗盡我的體力 , 沒辦法好好吃飯 大概 不小心靠近閻羅王 100步了)
最近我非常努力的 倒退 ( 離開閻羅王 遠一點 哈哈)
重訓教練都說 我最近突然進步了
是啊 ! 突然 意識到一件事情 , 醫院不管治療與追蹤 都是靠數據說話 , 誰創造數據 就是 病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