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演奏會 已經有幾个學生 , 不同年紀的學生要演奏小奏鳴曲三各樂章
但是 會彈小奏鳴曲 不代表 好聽!!
我覺得小奏鳴曲以上 就該要減少曲子 ( 除非練琴時間很多很多 ) ..... 深度學習
說真的 一堂課要我修三各樂章小奏鳴曲 , 老師我根本只能蜻蜓點水
也就是 有修跟沒修是一樣的
因為 音色的修正 ~~ 是一門功夫 應該才算是學樂器的精隨吧 !!
會彈 不代表 擁有好音色 ~~
很多國高中生 , 跟著我學琴 , 都是一年又一年透過許多曲子 , 一直琢磨這件事情
光是 手腕的運用 ~~ 就有很深的學問 !! 有時一堂課 講一小段 時間也就過了
就好比以前我們去老師家上課 ~~ 有時一本教材 老師才能敎上一小段
沒什麼 一次敎六本的 ~~
但是每次也要給老師 兩千元學費~~
可是對於我來說 是得到了 "學問" 而非 曲子
我今天告訴OO , 小奏鳴曲以上應該不只學會 譜上有的
要學的是 譜上沒有的
怎麼說呢??
我告訴OO : 即便你練熟了 但我聽來就是卡卡的 不流暢
即便你回去 用很多時間談很熟 結果還是會一樣
很多這程度的孩子 , 常常讓人覺得不流暢或是卡住 或是 拍子失速
但認真聽 都不是表像這些問題
反而是 " 樂句沒有收音 " " 手腕的運用出了問題 " 甚至 " 強弱表現錯誤 "
所以呢 要練的 不是 " 一直練熟 "
而是當老師指出這些重點
回去 要刻意的練習這些
"手腕的運用" 也不是老師嘴上講講 小孩聽聽就會了
是需要透過 反覆的練習 ~ 讓施力每次彈 都得以掌握 ~ 才能產生 好的音色
我今天告訴AA的媽媽 , 小奏鳴曲品質還是不一致
Debbie想要強調的不是 : 孩子還是做不好
而是 學習品質一致 是需要時間 ~ 也要當作一門功夫來學習
幼稚園的CC 練好了演奏曲 , 一樣每週都會複習 彈給我聽
其實是在訓練這個小孩 "品質" 的建立~~
這就是演奏會的重要性了
因為其他教材曲目 只要達成了學習目的就會通過
不會有機會 練習品質這件事情喔
基本上 Debbie從小建立孩子這些
並非這些小孩的演奏曲有多重要
不就是兒歌一首嗎 ?
但我想傳遞的是 即便有昭一日彈到莫札特奏鳴曲 , 或更深更廣的曲目
都非常重要的 能力~~
Debbie很難用 文字 或言語 ~ 傳達很清楚
國中生學生 我還可以講些道理 ~ 讓他們思考
幼稚園 或是 小學生 ~~ 大部分我都先建立 " 動作 " 與 "步驟" 習慣
我的每堂課能敎的教材 沒幾本ㄟ
因為 我認為 老師要上課敎 練習的方法
回家孩子照著練習 ~~
而非 只是讓孩子 回家"練熟" ~~
或許有人認為 只要一直練琴 就會練熟 !!
我到覺得 未必~~ 騙騙外行人是可以 但我聽來就是 無法入耳~~ 哈哈
常常聽見一些家長以前會說 :
只要學琴學各幾年 以後讓小孩 自己在家自己練就好
當然啦 說這樣的話的家長都停學了
倒是我的家長 如果讓孩子從小一到國高中都不間斷
比較願意讓孩子 進度慢 , 加上國中練琴少 ! 可是要反過來深入學音色的學問
說真的 學各兩三年讓孩子在家自己找譜自己彈 ~ 當然是可以
但 只是會彈
其實越學越久 ~更無法自己學鋼琴
因為呢 應該要開始學習 譜上所沒有表達出來的 ~~ 那就是老師沒說 學生就不會的 學問!!
所以囉 演奏會前
除非已經練好演奏曲的孩子
沒練好 或是不夠好的 ~暫時都不會有新進度喔
不然 我就只能 蜻蜓點水的 教學啦
真是一點意義也沒有! 我聽的都 乏了~~
至於 連練熟 都還是問題的小孩呢 ~ 要學習就是 完整彈完流暢的曲子喔
就連 音色 都沾不上邊啦~~
這也算是 層層疊的學習方式~~
只是 有人可以在一首曲子中 往下深度多學習多層
有的人 這個階段就只能作到"流暢" ~ 暫時沒辦法往下 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