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基準點
雖然我跟朋友討論過 , 有些學生的老師也沒教方法 , 彈得好像也不差 , 是因為老師有威嚴 , 加上學生有大量的練琴量
看似我們的學生 有方法 , 是因為練琴少
不過我覺得 這是不同的立基點 !! 並非是 練琴少的人靠方法 , 練琴多的人 不需要方法
方法下帶來的技術面 與成效 , 有時難以再練琴少的學生身上馬上展現 , 是因為需要時間 , 如果 把"有方法" 跟 "不用方法"練琴 都以 "有大量練琴"的學生來實驗 , 大家覺得 這兩類不會又產生不同的效應嗎?
方法 是直指 核心 ~~ 把要練的東西看個透徹 , 帶來的是 你會知道 這首曲子想要教會你甚麼 ( 當然 這前提都需要老師先引導 ) 我可以直接告訴你 我想教甚麼技術 , 所以 請如何拆解 ( 而非就硬練熟)
技術
我有學生問過我 , " 每個老師會知道 徹爾尼 要傳遞甚麼嗎 ? "
當然不會 , 因為我們都不認識 徹爾尼 , 只是就其作品 , 加上自己的知識與邏輯 , 解出 這首曲子要教會甚麼 ?! 那如果遇到一個 是很會彈琴 , 但沒有透析能力的老師 , 就無法得知了
我的老師說 : 徹爾尼在 很多人的評價中很低 , 從練習曲就不愛練 , 就更少人知道 徹爾尼也做了很好聽的奏鳴曲
我說 : 不知其價值 , 是因為我們大家從小就彈徹爾尼 , 卻沒有老師 把中間的精華 "翻譯"出來 , 大家都只當練習曲子 , 我教過很多學過琴的 , 都講不出來 在徹爾尼上學到甚麼
甚至我學生彈到20幾首 就告訴我不想彈徹爾尼了
觀念
我一定會答應大家的啊 ~~
但我先說說我自己的鋼琴課 , 從不用考試以後 , 我有很多時間 , 我的老師就希望 我從 對於我很簡單的徹爾尼 , 每次彈兩頁給他聽 , 他想在對於我不太需要花很多時間練熟下 , 他可以講 技術
如果我因練得少 , 有點小卡 , 他就會告訴我 " 拆解練琴的方法是甚麼 " (不會說這你自己彈熟就可以) , 所以我會得到 更多 "練熟" 可以運用的方法
今天老師講了一句話 , 令我感到很有趣 !!
他說 " 你看今天這首這個技術 , 在前面就出現過 , 而本身又產生新的技術 , 徹爾尼真聰明 , 每幾首之後 , 就來個整合 " , 這就是老師的腦袋了 , 老師的經驗與腦袋 解出 已經沒有答案的數學題
對於我來說徹爾尼練習曲 在整合我所學過的彈奏技術 , 所以我不會捨不得彈它
選擇
今天我有一首曲子 有些地方小卡
老師說 : 我想跟你討論一下 , 有的人認為 "演奏曲" "考曲" 要練到 修到幾乎完美 , 其他這些曲子 剛剛好就好 , 因為有人認為這樣進度太慢 (家長有時會這樣說) , 那你希望如何?
我說 : 我可以繼續練啊!! 腦袋知道 , 跟手真的操作到平衡 熟悉 是兩碼子事 , 是有差異的 ! 而且其實我現在沒有甚麼追趕進度的問題
更重要的是 " 我想讓老師 放膽教我 "
每個老師都要生存 !! 慢慢的會接受不同學生的觀念差異 ! 就是現今鋼琴課的模樣 ( 不像我們以前的老師 兇的哩)
可是我自己認為 , 你對鋼琴課想法越多(自我想法) , 就越設限了老師 ................. 老師就會 少講一點 或是 少要求一點 ~~
回到Debbie我的老師身分 ~ 我最近也常問學生 : 你希望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