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根基

 

最近CC的管樂團 在準備 比賽

每次我坐在旁邊的時候  有時會 忍不住   打拍子 ............. 那是因為我聽見   樂器間   分裂了  哈哈哈

就是 不整齊 !  這時 指揮老師也會停下來 ....因為他也聽見 分裂了

 

能整合 這麼多樂器 , 最基本的就是 拍子

我覺得管樂團 比 個人演奏還要難....因為你會聽見 非常多樂器的聲音(可以幫助你 也可以干擾你)

如果沒有把定自己的節拍...可能會 不知 身處何處

 

有次 我看見一位家長錄影, 有其他家長 很誇獎一位孩子....

姑且不論是否社會化.....

我覺得 孩子可以享受 其中 很棒!!

今天我到管樂團 , 還沒上課前, 這位孩子 又很享受的 自己吹奏了起來.....但是拍子一直往前衝

其實 這是一種常態! 那怕是 個別樂器也是如此

 

那是因為 拍子的基本養成就是如此困難

 

對於我來說那只是熟練...但不好聽

 

根基2:比較

我昨天跟姊姊說:

我幫CC找了視訊陪練老師 , 20分鐘只能教兩小節

CC的實體家教老師, 喜歡曲子練一大段, 但是一個降SI也改不過來

我說: 我陪練效率最高....覺得他們 好像 不能分擔我的工作 哈哈哈哈

 

模型一定要先出來

我會透過 唱譜, 聽節拍器, 對節拍器, 把一段完整練完, 就是 錄影起來一定在節拍上...這就是基本模型....拍子就是心臟!!

每次看影片 我就覺得很療育

視訊老師 陪練很注重 語法 (這很重要) 以及點舌

 

這很棒!!

但這必須在 模型具備後.....

而管樂團 其實 不需要 這麼細

 

這是我最近的感觸!! 自從發現 CC第一次評鑑考得不好後....而考得好的 我怎麼覺得也不怎麼樣...因為 管樂團要的是 一個雛形

孩子能達成一個雛形, 至少熟練...就可以有成就感, 管樂團裡, 那怕是資深的姐姐們 音色也是一般般, 但本來就沒有要考音樂班啊 哈哈哈

是一種學習的態度與生活

 

我希望CC也是如此! 所以 我重視的是 練習的方法, 帶來的扎實 (這裡不是指 深奧的音色)

其實在進階的音色前 沒有扎實的拍子基底, 也無法支撐音色

 

而回到我說的 模型 (穩定的拍子下的熟練)

大家以為很簡單嘛?

需要練習的工序, 才能堆疊起扎實度 (以為對節拍器很簡單嘛)

常有學過琴的人說 : 覺得自己彈琴不好聽

又看了我的文章, 一定想要這樣的深度.....但是 跨越不過 練習的工序....也就是 很多人就是 用想的, 想要好, 但是還是用 土法煉鋼的方式彈琴

不知道, 所謂的扎實, 所謂的音色, 所謂的總總....都是透過 不同的練習方法 支撐來的

 

你看 我重複的帶CC唱譜 打拍子 .....不無聊嗎?? 又有多少人願意做呢

我常覺得 拍子為底 就是音色的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ebbie 的頭像
    Debbie

    Debbie's 音樂實驗室

    Debb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