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鋼琴
Debbie我很確定 就想要教 古典鋼琴
當然學生有時可以選擇 流行的曲目 , 但對於我來說 我依然 講的是 結構 與 音色的操作
好聽 這件事情 , 底 都是一樣的
我也開始打破 學幾年 才能 彈甚麼這件事情
我認為 學琴 是來學 能力的 , 能力 這個名詞 很抽象 好像 很大 ~ 只要我們 把它 區塊化 與 階段性 劃分完成就好了
舉例 :
曲子完整度
這裡講的就是 可以熟練走完一首曲子的能力 ( 請不要在這個階段 一定糾結於 跟別人的CD 網路上聽來的 演奏家不一樣 )
其實這個階段 比較像是 整修房子牆壁 第一層 批土 (沒有油漆 沒有壁紙 )
但是 是所有事情的底 !
教學上 我也開始把 要完成這個能力 , 變成 步驟化
腦袋要做的事情 : 分析
分析的方法 , 可能運用 樂理知識 / 曲式分析 簡易的知識 , 讓自己不是指來做 彈琴的運動員 , 要學會 只能靠自己 每首曲子都習慣操作模式 直到成為自己的能力ˋ
這一關 也可以當作 , 把自己的樂譜 畫出 可以幫助自己的地圖
常發現 我們從小到大 沒有老師要教會妳這件事情 , 直到現在 我仍然看見 我同學練琴的樂譜很白 ( 除了老師修改的痕跡以外 ! 沒有自己先行的計畫) , 這是我為了考碩士 , 我的老師 重新教會我的事情 , 有了地圖 就不會迷路
手是運動員要完成的事情 : 動作
在完成熟練度 , 當然也可以讓 大量練琴量 , 可是 久了 會走不下去 ! 應該要更聰明一點
老師們大部分 彈琴 20 年以上 , 有很多 練熟 背後的本事 (只是有的老師 講不出所以然') , 我開始把這變成 可以教學的步驟化 , 我發現 當一個學習有了步驟化 , 就沒有好壞學生的差異 , 也不用再取決於 " 誰比較有音樂性" , 可以讓很多一般般的 超做自己的能力
我曾經有新生 想來學琴 告訴我他的目標
" 我只是要學到 會看譜自己彈 就好"
Debbie我就直接拒絕了 ~ 因為 他把 會看譜 就等於 至少 會自己彈琴 等號想得太簡單了 , 看譜 很容易啊 ! 問題是 : 兩隻手就是兜不起來 ! (牽扯到 協調度 .... 各種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