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與平衡
平均 較 平衡好達成 (但大部分的人也沒有)
所謂的平均就是 : 拍子平均
以數學拍來說 : 至少每個小拍都在對的位置上 ( 一拍 兩個音 , 或 一拍四個音)
以節奏拍來說: 達成數學拍 , 可以管理每個大拍 都在位置上 (但不是要你可以不管小拍)
所謂的平衡 是一種從容
組織要快 : 彈這小節 可以預想下小節
清楚的知道自己 音的分組的設定 ,自然 手就會從容
平衡 是我找不出更好的說法 ! 我常說 當我跟學生彈同一個拍子 ,我的手 明顯的比學生慢
昨天學生彈徹爾尼 , 節拍器調66,他說自己的手得很快 .....而我聽來不平衡 ! 他一直問我 :那這首曲子要多快?
我說: 不是這個道理 (是你可以 平衡的彈多快)
我彈一次給他聽 , 我問 : 你覺得我彈66的手看起來快嗎? 不是很慢嗎? 所以66不快
但學生一彈就聽來很快 !那都是不平衡導致的
平衡 是 手的動作 導致 聽覺 不一樣
你問我 要不要練平衡 ? 看大家高興啊 ! ! 你的拍子平均 , 但是手的動作不平衡 , 別人依然覺得不好聽! 而你的速度也拉不快 !其實是因為 動作太多了
藍圖
設定 音的分組 是給予一個 先分析的藍圖
但彈琴是 一直前進的事情 , 腦袋需要 一直往前動 , 這就是將軍(腦) 要 監督 小兵(手) 做事的練習了
我常覺得 大家 腦袋數拍都對了 , 但小兵 動得太快 !就是不平衡
簡單的說 把拍子丟到每一個位置上 可能可以做到平均
平衡 是 音與音之間 , 或是 句子與句子中間 , 連接的動作 ,你需要在 拍子的時間內 , 剛剛好完成 , 音樂聽來才會連接 ! 不是很快的 或是有時很慢的丟上去
就算你拍子都對了! 別人看來也是不對的
聽來也是奇怪的
其實 大部分老師不教平衡的 ! 平衡 是為了 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