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
過去 雖然 我仍然被說教得很好 ...... 可是以我自己來看 , 我並不想保留過去的自己
因為我現在擁有 更好的教學配備了
有時候 不太想再教 : 過去的學生 ( 怕的是 觀念洗不掉)
代表 以前彈到小奏鳴曲 , 重新學琴 就是想接著學下去
我認為 學琴 要重新把 練琴方式 導正 , 讓自己擁有很多 練習的方式 , 並成為一個 練習的模組 , 自然很多曲子 , 自己都可以有效率的練起來
現在我想教的這個
想學甚麼
最近 有一位 國中以前跟我上課的學生 , 現在都出社會工作了 , 重新想學鋼琴
他很明確地跟我說 : 我想學 呼節法
"呼節法" 是我從零開始 整合一首曲子到背譜的 重要方法之一 , 我練習呼節法 , 讓我做到 過去 數十年做不到的事情 .......
現在 我更清楚的知道 , 呼節法 其實是 腦手合一的 執行方法
這絕對不是 只是在數拍子
所以我才說 我只能教大家5成 .....剩下五成 是靠大家 在 呼節法練習上 練腦
而且 一定要執行給我看 ......... 因為很多人 容易落入 "只是數拍子" 手卻 不平衡
呼節法 (分組概念) 可以先處理 第一層 扎實的聲音
起頭
過去老師 給予我一個起頭 : 你可以數拍子啊 .........
可是他並不知道 , 我自己 把 呼節法 變成我練習的模式之一 , 並從中得到 很大的體悟 !
就連我後來 在口試會場說 : 我的 甚麼甚麼 開端 是源自 他有一次課堂 請我數拍子
可是 老師出現了 "不知道" 的表情
慢慢我懂了 .......誰給你起頭不重要
重要的是 你有沒有徹底執行 並且長出 自己的 一套方法
所以 呼節法 是我自己體悟出來的 ......... 每個人教數拍子都不一樣 ........... 我在乎的是 "腦" 如何運作
我小時候 沒辦法 左右手 分開背譜 (左手只能是一種手感) , 但是 我開始練呼節法後 , 背譜 是呈現 照相機式背譜 , 也就是 彈奏間 我眼前彷彿 有一張譜 一直換頁
呼節法 只是 我的練琴與 教學配備之一
所以大家要投資在學琴上的是 : 你擁有 多少 配備
而且 一定要 從 簡短的曲子開始 , 數個月後 再回到 自己的程度上
因為 簡短的練習曲 常常是 基本的原則 , 沒有理解 , 到長曲子中 其實看不出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