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常常有特殊孩子的家長打來問   "  老師  我的小孩可以學鋼琴嗎 ?"

但並沒有讓Debbie感覺  " 就是想跟Debbie上課

只是  問問看   (可能很多老師  都問問看)

Debbie我呢   ~ 認為  沒有不能學鋼琴的小孩喔   !   但家長要去思考   "目的"是甚麼

另外   Debbie我就只為   " 想跟我上課的學生 " 努力了

 

Ame是自閉症孩子   ~  其實至今我都不太知道   自閉症孩子到底為何

但我發現Ame的行為模式   跟我家那叫我姑姑的快兩歲小孩一模一樣 ~~  

至今Ame跟我說過的話就只有   "  老師好 "   "再見"

不想做的事情跟救我家那兩歲的小孩一樣   "搖頭"   " 鬧脾氣"   "搖手"  ............

所以我並沒有想去研究  自閉症的孩子

我曾經看見新聞報導   說一位高分考上大學的孩子    "曾經"是個自閉症孩子

 

甚麼叫做  "曾經"呢   ~~  就代表著或許小時候起跑點會比別人晚上許多

成熟度會比同年齡孩子小上幾歲 ~~   

但是又如何呢  ??  總是會長大的吧

重點是  :  在長大的過程   我們想要讓他做些甚麼

Debbie我只想把  Ame當作 一般人

為何呢   ?   因為  小孩始終有一天要進入社會  (甚至學校也是小社會"  ~  他們有社交不佳的問題

但是  人不可能永遠跟自己玩吧  ~~  等到有天長大了有感觸了   就會感覺孤單

所以即使辛苦   也要成為一般人才行喔

 

Ame的鋼琴課

1.蓋房子 (手型)

別的孩子一堂課就可以很輕易地彈   "DO"

對於Ame 連蓋房子(手型)  都要花上幾周  , 從一開始手指僵硬 , 無法放在每個琴鍵上

到了可以放在上面 ~  但當我們想要繼續下個口令時 .  Ame手又跑了 

Debbie的方法  :  練習蓋房子  並可以數到10  (開始練習持久 .... 不然一下就跑了  怎麼彈琴啊)

家長的輔助  :  在家要練習蓋房子數到10  , 有做到才可以看  "小河馬"  "巧虎"   (當孩子不願意做  就執行不能看)

慢慢的  Ame終於可以做出一個鬆鬆的  當然不太標準的手型囉  ( 不過這時蓋房子  Ame有時靠媽媽幫忙 , 其實眼睛都在看其他事情)

 

2.認識音符

Debbie我希望學生做到的事情   也不會因為Ame學會特別困難而跳過

但是別人一次就可以做到的事情  ~  我願意拆解成10各   或是更多 ....... 要相信小孩一定可做到

看每堂課狀況  ~ 每次學一個音符

Debbie的方法 : 每次步驟一定一樣  "  看卡片圖案學音符  "   " 找出琴鍵的位置 "   " 會看五線譜的音符 "

 

3. 節奏卡

因為Ame沒有辦法持續太久    專注力不在指導的事務上

所以  "樂譜"  對於小孩太難了喔

Debbie準備的是   一張  "兩個四分音符的卡片"   "  四個四分音符的卡片"

目前Ame練習到   可以蓋好房子  並且唱且彈出  兩個DO

Debbie的方法  : 當學會了DO , 就要練習打拍子並唱DO  (每個音符都經歷這個過程)  目的是建立  "願意"

(大家可能想  這很簡單!  不 .....孩子往往從不願意與抗拒開始  !  現在願意唱 , 以後彈琴才有辦法唱普喔)

 

感 動

說真的  Debbie的教學架構  大方向一樣

不過對於特殊孩子   其實我是每堂課看狀況選擇嘗試的方法喔   (當然啦   我不一定有把握喔)

Ame在家只練習到  :  可以彈出  兩個DO

原因是 :沒辦法持續一個動作很久 , 專注力不在指導的事務上

這周在課堂上  , 老師我希望Ame可以看著卡片彈出四個DO  ~  竟然做到了    讓我有些感動

 

重點不是 :  四個DO

而是過去我們不管教Ame做甚麼  ~ 往往是媽媽幫忙  ! 但Ame有時頭埋在手裡 ! 或是看著老師發笑 .... 或是不知看哪裡

Debbie必須一點點地讓Ame可以做到  "專注"   (不然彈琴很難ㄟ ! 以後怎麼辦啊)

Debbie的方法  :  會數1-2-3-4 (預備)  , 手指著卡片的音符讓Ame彈出來

最令我感動的是   :  Ame的眼睛終於開始  看音符的地方囉   (代表可以專心一點點)

 

所以就進入

4.  樂譜

也就是老師我最愛的  小精靈

一整行都是DO  (對Ame也太難了)

所以老師我前面貼了四個  "笑臉"  數  1-2-3-4 (並指著)  ~ 發現Ame的眼睛可以看著我的數數前進

接著就把剩下的DO  彈完   ~  並數一個休止符

Ame的進步是   :   終於  眼睛跟在琴譜上囉

 

彈Do的目地不是彈DO喔

而是  一整個架構的開始  ~ 以後Re  Mi Fa都是重複整個架構

孩子的就在重複的行為中養成習慣並可以讓老師開始修正

Debbie對媽媽說  :等進入習慣後   老師我還是會開始調整手型喔

不會因為孩子特別   就不當作一般人囉

 

往往特殊孩子學鋼琴  都告訴老師   " 沒有要當鋼琴家  只是要心情不好有個出口 "

Debbie我告訴各位家長  ~  放慢  包容   但嚴謹的學好每個動作 .... 對於特殊孩子才有實質幫助

因為將來不是音樂得以陪伴他們

而是在過程中  : 建立耐挫  /  願意  /  聽從與學習

如果特殊孩子總是  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 只做自己願意的事情 ............ 將來要如何跟其他人相處呢

 

Debbie主張   : 樂器  只是一個媒介  , 別的小孩會的事情 , 特殊孩子也會 !  只是家長願不願意給孩子時間

 

更多之前文章分享 :

台北鋼琴教學 / Debbie老師 : 特殊小孩的鋼琴課 / 正統鋼琴課的目的3 ~ 每次堆疊一個小元素 

台北鋼琴教學 / 楊瀞誼Debbie老師 ~ 特殊小孩的鋼琴課 : 正統鋼琴課的目的2 : 先執行 "重複" 這件事情 

台北鋼琴教學 / 楊瀞誼Debbie老師 ~ 特殊小孩鋼琴課 (Ame . 6歲) : 正統鋼琴課的目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ebbie 的頭像
    Debbie

    Debbie's 音樂實驗室

    Debb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