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腦
樂理 就是 你的科學腦 , 你必須有所知識 , 成為你 執行彈奏正確 與 分析的輔助
很多人把音樂當作是感性的 , 當我說 你如何解讀樂句創造你音樂的語韻 , 其實 不會只有一種答案 , 我就會發現過度感性的學生 , 就開始天馬行空了起來
新生 他分享了她看書的筆記 , 講道顧爾德說到的話 :
音樂結構首先是 結構本身 , 其次才是研究音色的輔助手段
當我們分析它 , 只是用來輔助詮釋 , 沒有人可以強加自己想要的音色在其中
當你不理解結構 , 要拿甚麼來當 研究音色的工具呢 ?? 只看得懂音串起來的弦律 , 甚至也只是湊出一堆音 , 強加入自己耳朵裡的弦律 (可能也不是音樂家寫出的弦律)
所以當有老師說 "不想這麼理論" 我實在不太明白是甚麼意思 , 我想意思是 : 你不是科班 , 不需要花力氣教你這些
理論與你的執行彈奏 是相關的
鋼琴手
最近我開始 打講義了
我說過了 , 各種理論 都不是我們老師 發明的喔 ! 你可以去找 10本樂理書 , 有時去逛音樂書局 , 看見很多老師 新寫了教材
可是我不太想寫那些東西 , 那個比較像是 測驗卷 , 是以讓兒童 很快學會樂理 , 多寫就是得 邏輯做出來的 ( 但我依然肯定這些老師的用心)
就好比我很不喜歡我家CC去安親班的教育 , 寫完功課就是 一直寫測驗卷 (當然成績會進步) , 不想他一直關在安親班 , 所以寒假幫他報了直排輪 與 捏塑課
我只是要他 看見不同的世界 , 去交朋友
一直在教成人的過程裡 , 發現成人 都自己會找書看書 ~ 但是 科學腦並沒有幫助 鋼琴手囉
對我這個天蠍座老師來說 , 值得做的事情是 在科學腦 與 鋼琴手之間做一個連結 , 那個連結 就是老師的秘方 , 與 思考的心智圖形 , 把這個抽象的過程 , 變成圖像 變成 文字
在我觀察我的學生裡 , 大家都彈同一首 , 也都聽我解構和弦與樂理 , 可是 卻有人 "聲音開始好聽" "左手練得很快" "協調度變好"
差別是甚麼 ?
那就是執行 老師拆解出來的 "科學腦"(樂理) 與 "彈琴手"(運動員) 要做的練習步驟 ,是這個連結幫助大家進步 , 不是看很多樂理書
題外話
我這個人真是很有事 ! 買了蘋果電腦 ,卻在蘋果電腦上 用微軟的PPOWERPOINT 打講義 , 還很難打 ..................感覺需要買一台 非 蘋果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