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問題

大家常說 :  用了方法 (例如: 唱音/呼節 就變得很難彈),不用方法直接彈就比較好彈

以前有位家長還因此  跟我交惡了 , 原因是從小會彈琴的她說 "數了呼節就彈不出來",陪小孩練琴的她很質疑 為何要這麼理性

 

困難

為何用了方法會變得困難 ?

其實理由真的很簡單,困難的是人心 ,你到底願不願意對自己誠實? 誠實後願不願意改變?

就這兩點而已

 

不用方法好彈是因為 "你亂彈" " 你會彈的就照拍子,不會的就照感覺" , 說穿了就是你放棄  "你不會"的地方 ; 用了方法難彈是因為  "強迫你面對 你不會的地方"

所以為何通過了方法的考驗 ! 曲子會變得牢靠

原因也很簡單 , 就是因為  把鬼都抓出來了

 

新方法 : 音的分組

再寫論文的撞擊下  我找到了 運音的新方法 ,  在我原先請大家分 樂句與小分句的框架下 ,  再放入 : 技巧

我做影片的時候 ,  自己把一首曲子示範一次  沒甚麼難的  (老師們的手早就有運 的動作) , 但你要我說出 哪裡怎麼運 , 好像也是一種感覺 ( 從小真的沒有老師 很科學的指導這件事情)

但是 當我  要在譜上 畫出 分組的組數 與動作時

 

我卻得  進入 思考 ~  

畫好後  手要執行 ,  卻又變得困難 ......... 怎麼這裡卡卡的 ! 這裡怎麼這樣 .....或是反思  "我本來怎麼彈的呢"

為何呢? 原因就是 : 原本的出手本就是一種長期的感覺

 

用與不用

結論很簡單 ! 

即使老師們手有運的動作 ! 但如果繼續跟隨教授們上課 , 也依然會被修正(音色這件事情好像沒有完結篇)

我覺得 用了方法對我來說 : 可以落實得更快 !更精準 ! 更有意識 ........................ 縮短時間

有句話深得我心 :   技巧的系統  可以管理 人體所有的動作

你在那裏 運來運去的 ..................... 其實真的沒有管理 ! 

當你給予它一個定義 ~   這個定義可以管理  無數的  感覺的 小動作

 

所以這才是我說的  :我不想拍 直接示範的影片 !真的很簡單 很無意義

 

 

arrow
arrow

    Debb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