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煉金術

最近我常對我的學生說這句話 :  你練琴的 含金量要高一點 , 不要一直煉沙子

甚麼叫做煉沙子

把目標放在  兩周 一定要完成甚麼

這不是不對 , 而是大部分的人  就會落入 "拼命練" , 看音  拼命練 ................ 練一百首也就是 看音 (眼界裡   就是每顆音 ,  沒辦法組織其他事情)

完成一首曲子 也不知道得到甚麼

沒有得到將來可以複製的能力

 

例子

最近有一位學生  在我講解巴哈初步的曲子時 說 :  老師   你這一首曲子就講得很詳細 ,  前面的曲子  就沒有特別講 , 我就也不知道練甚麼

我就直言的說 : 因為  你之前練曲子 , 呼節法也不練 ,  就只能 硬背看手彈琴 ,  這樣 我講再多你也乘載不了 , 另外  我也心累

說到底就是  :你不照的方法練琴 , 別人久了也就懶得再講了

另外就是 :彈琴就是一種整合(忙碌的行為),連基本的 看譜 與 琴鍵可以游刃有餘都做不太到 , 還想要甚麼呢

 

再來就是 我非常清楚其他老師不會教我重視也會詳細說明的地方

指法 (了不起就是幫你寫個指法)

通常我會詳細地請大家在譜上的記譜 , 去想想別人為何如此記譜 , 背後的原因是甚麼

分句

譜上的分句也是有記譜法的 , 所以要從認知做起 , 沒有讀懂譜就無法設定所需的技巧

建立一個模組

把你要做的事情建立一個基本模組 , 再開始增加 量

過去的練琴方式就不是這樣 , 是沒來由地 蝦練 一直練 ....靠量 想要達成 !自然也是可以的 ........ 但練起來的聲音是很難聽的

 

我曾經問我的鋼琴老師 ,  我很想要   真的 可以自己  解構樂譜彈奏 .........

當時他是有點否定我的 , 說 連他都不確定自己完成可以掌握 彈琴這件事情

 

可是現在的我想做這樣的事情 ,  無法達成是因為   "沒有限縮" ,  一位老師  不需要  永遠 教導一位學生直到永遠 ,  是給予他學習的原則與釣竿 , 讓他以後自己釣魚

也就是  老師   可以給學生一個 學習的範本 , 模組 !  將來他自然會自己  創造出   適合他的模組

 

藝術

太多人  把音樂想的是藝術 .......當這樣想 ,  自然就覺得   無法  給予別人一個  解題的範本

其實  音樂的前身是   動作

如果從這個立基點開始 ,  那麼  人人都可以學習 ,  也可以有依據的學習  ,   才不會老是   教琴都在講  雲而上的東西    

其實我的創新  都是在  根本的立基點上

視譜的歸納法

節奏的歸納法

處理分句的歸納法

和弦行進的歸納法

 

這就是我所謂的 煉金術 ...........................不管你彈幾百首曲子   都需要以上的能力

可是如果  你彈100首曲子   都看音彈  硬湊起來 ................. 也許你練1000首   都是煉沙子

 

我的論文被說 "圖像視譜"  不是根本能解決學生 " 樂譜 與琴鍵連結很慢"的問題

應該要 教他們小範圍  認譜 , 考他們  真的認會每顆音

大家可能會認為  :  樂譜的音符  無法很快地連結到琴鍵來自於   認譜沒認好 ...................

 

其實我覺得來自於   "組織速度很慢"   , 過往的老師們也只能說 " 你要看快一點啊"  "要往下一小節看啊"

我的教學想做的是 : 無效語言都不要說

告訴學生八百次  "你要看快一點啊"  ,   我就會發明一個   有步驟的   "看快一點的方法"   ( 大家要不斷的自我練習) , 有朝一日才能 "看快一點"

 

 

如何組織快一點  ,  那就是  你在學習的過程中 ,  每份樂譜   都成為你歸納成為經驗的來源 ,  日後看新譜  卻一直看見 舊東西 ...............自然是快一點了

但是建立的過程是慢的

但這才是 鍊金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bb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